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2|回复: 0

【百侯文学】粽子里的情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上海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杨凤飞 / 图文

春夏之时,南方水汽蒸腾,潮湿充斥,此时湿气极容易潜藏到人体。中医认为,湿为六邪之首,百病之源,可见,祛湿相当必要。而说到祛湿,家乡的端午小吃灰水粽和乌豆羹,都有着鲜为人知的美妙之处。


素称山中山的家乡,端午节的标配是灰水粽,其特殊用料布荆灰,取材于屋前屋后的大小山里。每到端节前,人们会割一大把布荆枝回来,烧成灰后用清泉泡一夜,过滤,然后留下黄澄澄清澈澈的灰水,别以为这灰水只是做粽子的一般配料而已,其实它的最大作用是祛湿和健脾胃。用此灰水浸泡糯米,通常也须整晚时间,第二天滤干水分,满盆糯米清香冉冉,粒粒珠圆玉润,闪烁着金相玉质的晶莹,可爱极了。


090338rz66sj6uze5izjez.jpeg


被春天充分滋养后的箬叶,正张扬着鲜翠和清气,盈盈如小家碧玉,端节前终于纷纷“出嫁”,占据了家乡集市的半壁江山。取其柔韧性,折角卷如漏斗状,装入糯米,裹成四角形,再用棕条捆实,煮上半天也不松散走样,着实是物尽其用。此时最销魂的还是家家煮粽子的气味,屋前屋后到处氤氲着布荆灰水的天然碱香和箬叶的特有清香,人人闻而神清气爽。这根植于心底缠绵着家乡水土风味的香气,被游子们带到天南地北,以致天南地北都有了这种香气的宿主,年年牵肠挂肚。


有必要说明一下,这粽子必须凉着吃。当你剥开粽叶时,一股淡定的清香隐隐袭来,对着晶莹如田黄石般的光润质感,也许你会发出这到底是玉雕还是美食的轻叹,蘸上白糖或蜂蜜,忍不住一口咬下,先是凉凉糯糯的感觉,慢慢嚼,满嘴柔韧香甜,那惬意直透天灵盖。


090338wnoyz7elqoo5qoe8.jpeg


布荆木是客家人向来惯用的草药,《广西药植名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都说此药有“止咳定喘,镇静退热”的功效。而家乡人却有不同的用法,老年人脚风疾用它煮水泡脚,能祛风止痛;坐月子的人用它煮水洗澡,能止痒祛风;夏天用它给鸭子们垫窝,能健康成长;半路遇上有人突然中暑,还可用它救急。旧时布荆木随处可见,用起来简单方便。


两千多年前,客家先民为避战乱,长期在山岭多而比较潮湿的地方迁徙,“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途中不知经历了多少苦难,他们用智慧扛起岁月的艰难,克服南迁路上的瘴气,因此在年长月久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善于利用常见的一草一木,制成特有的药材和食材以守护健康,从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改良身体遗传基因,让后辈更好地适应山里艰苦的居住条件,并一代代传承着良好的生活经验,故此家乡人健康长寿,如今被评为长寿之乡。

来源:百侯人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6-26 10:43 , Processed in 0.05423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