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0

[社会资讯] 把脉问诊找“病源” 以案促改开良方!梅州市纪委监委多措并举监督推动“阳光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上海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c8fc4274c1200236438f20107766cde6.jpeg.jpg

医药领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阵地,关系到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权益。梅州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做实做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和医疗环境。

近年来,梅州市纪委监委积极发挥监督专责,推动医疗耗材药品信息采购公开,持续净化药品耗材流通环境,不断减轻群众就医成本。2023年全市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9537元,同比下降10.3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按病种结算记账金额次均费用9277元,同比下降11%。


把脉
逐案剖析找症结

“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要把查处的问题与督促整改结合起来,注重从案例中深入剖析原因,发现制度上的漏洞和监管上的盲点,最大限度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为配合开展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梅州市纪委监委成立调研组,从全市查处的医疗卫生系统典型案例着手,对医药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以问题为“药引”,追根溯源“析病理”。医药领域集中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市纪委监委注重查找和梳理问题发生的根源、漏洞,认真剖析个案背后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发现医药领域存在系统封闭、内部监管不力等问题,尤其是医疗器械和药品、耗材采购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监督管理不到位,容易滋生“明招暗定”、利益输送等违纪违规问题。

随着对系列案件的层层剖析,市纪委监委以案促改工作也在持续开展。

“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管理情况如何?对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有什么意见建议……”近期,市纪委监委围绕推动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采购信息公开这个课题,深入市卫健局及市、县医疗单位开展走访调研。

只有摸清底数,才能洞察病灶。市纪委监委以查处的医疗卫生系统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针对医药领域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项目建设及作风建设专题调研,狠抓“阳光医疗”,持续做好深化集中整治的“后半篇文章”。

“医药采购领域具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等特点,是腐败问题的重灾区,当前,我市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医药购销招采和医疗设备采购信息公开机制,存在自行发布采购信息公开程度较低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暗箱操作空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督促各职能部门扛起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开方
以案促建治乱象

聚焦医疗系统在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环节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围绕医院发布采购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广泛”的问题,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市卫健部门在省内率先建立起医用耗材采购价格监测发布机制,并在市政府网站设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耗材采购信息监管平台。

通过耗材采购信息监管平台的建立,市卫健部门于每季度公开市直公立医院机构单笔采购金额超过100万元医疗设备信息,以及重点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总金额前50名的品种)采购信息,当出现采购价格异常时,将对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提醒,并提供“货比三家”的信息参考,有力有序推动“阳光采购”。

“打开梅州市公立医疗机构重点采购信息公开平台,点击采购信息公开表,医院名称、产品、规格、数量、供应商等情况一目了然。”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重点采购信息公开平台的建立有效打通了信息壁垒,方便了业内外监督,通过比对一定时期内重点医药药品耗材采购价格以及使用异常情况,可以及时有效发现药品耗材管理问题。”

截至目前,市卫健局已在市政府网站上公开发布了市直各公立医疗机构2023年第四季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单笔采购金额超过100万元的设备信息。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建立重点采购信息公开平台,促进使用智能监管手段开展精准监督,打通了“数据壁垒”,大数据的运用能够实现对违规行为主动发现、及时纠正,不断提升纪检监察与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部门数据共享和协同监督水平。


施治
健全机制堵漏洞

医药卫生事业是群众最关切的民生大事,不仅要聚焦突出问题“治标”,更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堵塞漏洞“治本”。

围绕医疗系统在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环节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市纪委监委动真碰硬抓监督促整改,从体制机制这个源头抓起,推动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院内控机制。

针对医药领域在管理体制机制上的短板漏洞,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卫健局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推动市直各医疗机构先后制定出台政府采购、选聘用人、财务管理、内部监管等方面制度49项,筑牢防腐机制。

为确保精准监督,市纪委监委坚持关口前移,联合卫健部门,推动市医保局建立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信息监测通报机制,聚焦价高量大的非集采品种价格,对存在线下采购率高、协议量执行进度慢、未优先使用集采产品等异常的医疗机构及时通报和提醒,有效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政府采购工作走深走实,真正将成果惠及群众。

据统计,2023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线上采购率达98%以上,参与集采累计减少采购费用9.42亿元。

在严肃整治的同时,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卫健局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活动,对医疗机构“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人员开展集体提醒谈话,推进全市医疗系统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做到事后惩戒和事前预防并重,打好廉洁从医“预防针”。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持续整治医药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力破除‘医商勾连’的利益格局,真正实现‘让价’于民,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梅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梅州日报记者:侯珍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6-29 11:58 , Processed in 0.06099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