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0|回复: 0

[社会资讯] 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埔探索山区职教发展突围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7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的实训室内,2006年出生的萧佳铭正在学习制作中式面点。“作为客家人,我从小便在客家饮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他说,选择就读中餐烹饪专业,是将自己热爱的事情变成擅长的事情,他现在干劲十足,“职业教育能让我们学到一些实用的技能,有助于将来就业。”

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有力支撑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如今,认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人越来越多。

杨文娟向学生展示创新的大埔小吃。陈泽铭 摄杨文娟向学生展示创新的大埔小吃。陈泽铭 摄

位于粤北山区的大埔,职教发展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作为全县唯一一所综合性、多科性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去年,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达99.5%。

山区职业教育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以培养出更多现代工匠?如何让职教更适应大埔经济社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相关单位。

政策暖风助升级▶▷

年招生逾千名 就业率达99.5%

下午4时左右,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各个实训室内人潮涌动,讲解声和操作工具的声响交织在一起。中餐烹饪专业的学生们身穿厨师服,撸起袖子,跟着老师学习基础的和面、揉面、擀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正围在一起,拆装车辆的发动机……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实操训练。受访者供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实操训练。受访者供图

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创办于1991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捐资开办。2002年,当地按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结构调整要求,将大埔县林业中学并入该校。为做强做大大埔的职业教育,2012年,大埔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梅州市技工学校大埔分校并入该校。如今,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成为大埔县唯一一所综合性、多科性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谈起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副校长余明欣感慨颇多。余明欣已经在该校工作了20多年,刚任职的时候,整个学校总共600多名学生,如今每年招生人数达1100名左右,学校的专业也扩张到了12个。

在他看来,就读人数的不断上升得益于两方面。一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尤其是2022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业教育法》”)正式出炉,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新《职业教育法》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上升的通道。”余明欣说,长久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个偏见,那就是职业教育是种低层次的教育,学生上升通道不畅、不宽。新的措施出台后,意味着职校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从政策层面畅通了职校学生的发展通道,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上大学开了一个口子。

二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据余明欣介绍,作为山区学校,该校“两条腿”走路,以“就业升学并重”为导向,在培养高质素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办好“3+证书”高考班,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学生。

2022年,该校的毕业生总数为495人。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大专)人数为291人,直接上岗就业的人数为203人,就业率达99.5%。今年该校共有630多名学生参加“3+证书”高考,文化分入围专科线630多人,入围本科线99人,其中300分以上23人。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埔也是加大力度投入、推进职教快速发展。”大埔县教育局副局长谢昌发告诉笔者,目前,在职教发展上,大埔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职教师资的质与量。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现有教师140人,其中专任教师13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3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人,高级职称教师47人,教师的职称和年龄结构均得到进一步优化。

做足“特”字文章▶▷

开设中餐专业 培养超2000人才

前不久,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在梅州落下帷幕,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教师杨文娟荣获名厨组中式面点(客家菜)一等奖、名厨组中式面点预制菜单项(客家菜)优胜奖;被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学校乃至大埔在职业教育上努力的结果。”回到学校后,杨文娟向学生讲解比赛的经历,更加激起了学生们钻研技能的热情和信心。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具有广覆盖、普惠包容的特点。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职业教育的前景日益广阔,大有可为。

中餐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的和面、揉面、擀面。陈泽铭 摄中餐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的和面、揉面、擀面。陈泽铭 摄

对于山区县而言,职业教育要如何突围?答案是围绕“特”字做文章。

偏居粤东北山区的大埔,交通不便,经济总量规模偏小,产业发展相对较弱,和其他地区相比,大埔有何优势?当地将目光瞄准了大埔特色小吃。

大埔小吃源远流长,品类达200多种,辐射面广,其中,被国家评为“中华名小吃”的有10种,被广东省评为“客家美食”的有15种。大埔还被授予“中国小吃名县”“广东客家美食名县”等称号。

早在2010年,该校着手开设了中餐烹饪特色专业。“近年来,我们抓住大力实施‘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的契机,围绕‘大埔小吃’特色做文章,着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实训处主任汪琳浩告诉笔者,截至目前,该专业已为社会培养了2000多名专业人才,大多数成为了各酒店的“香饽饽”,还有一些选择了自主创业。

如何做好特色文章?该校主要从几大方面入手。据汪琳浩介绍,为了适应烹饪专业人数逐年增多的趋势,该校积极完善实训场室建设,结合“大埔小吃”制作特点,根据学生规模不断充实“笋粄”“忆子粄”“珍珠粄”等小吃的制作工具;充实蒸煮等制作工具。

“专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和优秀的生源。”汪琳浩说,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该校引进了3名烹饪专业人才,聘请具有深厚的客家小吃制作技艺的师傅到校传授技术,与此同时加强现有教师的能力培训。

为锤炼学生制作“客家小吃”的技术,当地积极推荐学生参与各级技能竞赛,开展县级和校级比赛。“每年5月份,我们学校会举行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汪琳浩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与教育目标导向相统一,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据余明欣介绍,目前,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与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大湾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与广州大厦有限公司、东莞市鲜桃汽车有限公司、深圳面点王饮食连锁有限公司、梅州鸿富瀚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合作;与深圳洲明科技有限公司探索订单式培养。

增强教育适应性▶▷

对接就业需求 加快当地产业发展

“我从小便对客家饮食十分感兴趣。”谈起到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就读中餐烹饪专业的原因,萧佳铭直言,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他说,在学校里,自己正在将热爱的事情变成擅长的事情,干劲十足。

这期间,家长的支持至关重要。萧佳铭说:“爸妈觉得,职业教育也能潜心学得一项技能,在将来有一个好出路,对我的学业十分支持。”

如今,秉持职业教育也有广阔前景观念的人逐渐增多,选择职业教育的人也逐渐增多。为了顺应这一潮流,加快大埔职业教育发展,当地正在不断努力。谢昌发告诉笔者,接下来,当地将积极推动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埔还将全力推进进光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打造该县第二所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紧密对接就业需求。“职校学生可能对理论教学没有那么‘感冒’,但对实操是很感兴趣的。”针对这一特点,杨文娟积极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课程中,“学校还与大埔小吃城、百侯薄饼店等企业合作,让老师、学生向企业的大师傅学习。”

职业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业内人士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高度耦合,对于当地发展而言,需要职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也需要当地加快产业发展,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

大埔县是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中国青花瓷之乡、中国蜜柚之乡。立足县情,对接市场,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工艺美术专业,为当地的陶瓷、名茶、蜜柚等特色产业的推广、文化的传承储备人才力量。

然而,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而言,大埔县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仍略显落后。

近年来,大埔正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这离不开职业教育作支撑。对此,上述业内人士称,在今后的发展中,大埔应当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学校专业布局,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

对于落后山区而言,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教师薪资水平低,导致流失率极大;而现有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上述人士称,要解决“双师型”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除了给予吸引力大的薪酬福利政策外,还要注重教师的本地培养。可以借力产教融合,让教师也走出去,加入企业了解各产业专业发展现状,同时引进企业技工人才,为职教学生上课。

■声音

“广东省技术能手”杨文娟:

将梅州小吃推广出去

3月底,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迎来了一件喜事。该校中餐烹饪专业教师杨文娟荣获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名厨组中式面点(客家菜)一等奖、名厨组中式面点预制菜单项(客家菜)优胜奖,并被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创新的菜品得到认可带给杨文娟无限的动力。作为当地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引进的人才之一,回到学校后,杨文娟向学生讲解比赛的经历。

“客家小吃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这次比赛中,我自行研发制作了柚子酥,得到了评委们的好评。”谈起创作获奖作品——柚子酥的过程,杨文娟直言虽辛苦但成就感满满。

“参加比赛,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为了准备比赛作品,杨文娟苦思冥想,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柚子。梅州是“金柚之乡”,“梅州金柚”是闻名全国的名牌产品。如何将柚子玩出新花样?杨文娟的答案是做成柚子酥。

“一口吃下去,满口柚子馅。”制作柚子酥,馅料是关键。杨文娟说:“我将柚子皮加糖混合在一起,炒完后形成柚子馅,再将馅捏成柚子的造型。”别看柚子酥个头很小,为了使口味符合大众需求,杨文娟反复尝试了20多次,并且让专家、同事、学生品尝,最终定下最佳口味。

在杨文娟看来,客家小吃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杨文娟目标坚定:“我希望能结合当地的食材,研发客家面点,从而将大埔小吃乃至梅州的小吃推广出去。”例如笋粄的制作,杨文娟在原先的基础上,添加胡萝卜汁或者西兰花汁,既增加了营养成分,还更加美观了。

“要知道大家口味是什么”

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关键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

作为中餐烹饪专业的教师,杨文娟对此深有体会。

如何才能做到接轨?“打铁还需自身硬。”杨文娟说,教师首先要知道市场需求在哪,“尤其是烹饪专业,更要知道大家口味是什么”。

暑假期间,学校会派她到酒店、企业去培训,她也十分珍惜这些机会,真正到市场一线了解需求。回到实训室,杨文娟又会把所学的教给学生。

据了解,目前,该校正在加快校企合作,让中餐烹饪专业的师生走进企业,进一步了解市场动态、不断提高制作技术。

“在周末,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也会一起到大埔小吃城、瑞锦酒店、百侯薄饼店等,向师傅取经。”杨文娟说。

原标题:

大埔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探索山区职教发展突围路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9-25 08:29 , Processed in 0.08499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